當前位置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新聞資訊  >  時事聚焦

辛吉飛,揭露食安內幕,還是販賣焦慮?

 所屬分類:時事聚焦    發布時間: 2022-10-14    瀏覽次數:1082

辛吉飛,揭露食安內幕,還是販賣焦慮?


原創 她姐 她刊

“全是科技與狠活啊,兄弟們。”

“吃多了小心倒沫子,哥們兒!”

最近,這兩句話火遍了全網。

以至于,她姐最近但凡想在外邊吃香喝辣,耳邊就會回蕩起這兩句“諄諄教誨”。

而開頭這兩句爆梗,出自于“科技狂人”——辛吉飛。

辛吉飛,何許人也?

他是讓餐飲店老板拒之門外的“揭秘大師”。

他是掌握了海克斯科技的“東北絕命毒師”。

所到之處,人人談吃色變,無數網友不敢再點外賣,整個食品加工行業為之肝顫。



而就在辛吉飛1個月漲粉600多W,爆火全網的同時,他也成了眾矢之的。

辛吉飛,何以憑一己之力,把餐飲行業攪得雞飛狗跳?

一切,還得從他的視頻作品說起。


海克斯科技是什么?

這個詞原出自英雄聯盟,原意為一種魔法與科技融合的頂尖技術,現多指某個食物中使用了科技。

當“海克斯科技”遇上美食,會碰撞出怎么樣的火花?

辛吉飛的視頻作品,真的讓大家伙開了眼了。

代表作有——

《勾兌(沒有奶)的奶茶》。


《合成(不含花生)的花生露》。

《合成蜂蜜(糖水加香精)》。

《合成燕窩(膠片加糖漿)》。

而像這種經過“海克斯科技”加工的“燕窩”,成本還不超過2元。


就連你愛喝的肥宅快樂水、速溶咖啡、冰紅茶、酸梅湯.......都可以用海克斯科技制成。

血洗飲料界還不算什么,肉類更是重災區。

餐廳的原切牛排太貴怎么辦?

那就上“海克斯黑科技”。

先把僵尸肉邊角料打成肉末,再加入催化劑把碎肉粘在一起,讓人看不出拼接痕跡。

(僵尸肉,指長期冷藏的肉制品,比如凍了30年的豬肉。)

緊接著加磷酸鹽、長粒味精、牛肉香精,來掩蓋僵尸肉的味道。

再刷一層黑胡椒醬,一塊餐廳賣88-188元不等的牛排,幾分鐘輕松搞定。



然而,不止牛排是合成的。

自助餐里的羊肉片、肥牛卷、培根,都有可能是用各種邊角料碎肉,甚至是雞皮、鴨皮壓制,加入各種肉味香精合成的。



所以,別想著如何在自助餐里,吃回本錢了。

如果說,在做合成牛排、合成羊肉片時,還放進了大塊的牛肉和僵尸肉,還算是“良心商家”的話。

那么,他接下來所展示的各種合成肉制品,就是“科技與狠活”了。

為什么有的炸蝦仁那么便宜呢?

因為那些沒有皮膚的蝦仁,根本不是什么蝦仁,而是由面粉、色素和蝦肉香精合成的。



有臭味也不怕,下油鍋一炸,就變成了口感酥脆的炸蝦仁。

可以說,這種“蝦仁”和真蝦仁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如果硬要說,那就是這個假冒偽劣的產品,名字里也有個““蝦”字而已。

為什么網上有的1斤牛肉干,只要30塊錢呢?

和蝦仁不是蝦一個道理。

大塊的牛肉干里,也不需要有牛肉。

只需要冷凍雞胸肉+大豆拉絲蛋白+牛肉香精粉+乙基麥芽酚+焦糖色.....

最后,從油鍋里撈起來,就是香酥牛肉干了。

自然,某些牛肉粒也是合成的。



同樣以假亂真的,還有街邊烤腸。

各種連聽都沒聽過的調料,一勺一勺地往里加,最后再用關鍵的海克斯黑科技——烤肉精油。

倒入料理機攪拌后再做成香腸,佐以鐵板煎烤,一根沒有肉的科技淀粉腸就做好了。




言而總之,牛不是牛,羊不是羊,蝦不是蝦,以及生產這些偽劣產品的人不是人......

你以為吃粗糧就安全?NO!

玉米香甜可口,那是加了玉米香精和甜蜜素。




大米粥嘎嘎濃稠,那是加了黃原膠......




更細思極恐的是,辛吉飛揭露的只是視頻的底線,不是餐飲行業的底線。

真相甚至可能比他所揭露的,還要難以言表。

憑借“科技與狠活”作品,辛吉飛似乎把食品行業秘而不宣的潛規則揭了個底朝天。

他也順勢被大家尊稱為,煉金術士·東北絕命毒師·餐飲界的公敵·食品界的孤勇者·飛哥。

可隨之而來的,卻是從“打假英雄”到“攫利小人”的急轉直下。

先是被官媒點名批評“販賣食品焦慮”,宣揚“低價有罪論”。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不少餐飲自媒體和店主痛斥辛吉飛過度妖魔化食品添加劑,讓沒有用添加劑的無辜躺槍。

兩方各執一詞,隨著輿論發酵,把辛吉飛頂上了風口浪尖。

最終,這場轟轟烈烈的“打假事業”,以辛吉飛主動銷號戛然而止。

但,關于辛吉飛的討論,并沒有就此停止。

為什么“科技與狠活兒”會泛濫至此?

對“海克斯科技”美食是否過度擔憂了?

辛吉飛,究竟是真揭露內幕,還是販賣焦慮?


辛吉飛的破圈,引發了大眾對食品的武斷猜疑——

低價美食,必是科技與狠活。

不安和猜忌在我們吃的每一餐之間肆意彌漫。




即便知道面前的不一定是“科技與狠活”,也再不敢亂吃路邊攤和外賣了。

甚至不少不明所以的網友,把“科技與狠活”的帽子扣給每一個路過的店家。

“看了絕命毒師辛吉飛的視頻后,我再也不吃麻辣燙了。”

“怪不得我們家門口的饅頭又大又白,原來是這么回事。”

“終于明白為啥雪糕可以被燒烤,原來全靠科技與狠活啊”......


雖然是在“玩梗”,但對真材實料做餐飲的商家的打擊卻是實打實的。

一位羊湯店主,把一鍋湯熬成了奶白色,卻被一群網友圍攻她使用了食品添加劑。

一時間,店主的視頻賬號評論區充斥著各種謾罵。

為了自證清白,店主只能連續開兩天直播親自熬羊湯。

還是被網友無差別攻擊“此地無銀三百兩”,以至于最后被網暴到刪除了所有視頻。




“直播熬湯”不是個例。

辛吉飛注銷沒幾天,又有網傳“東北大醬”生產廠商遼寧佐香園,有員工往大醬缸里大小便。

這一傳言可謂是“科技與狠活”的重磅升級,不僅讓人反感,還讓人反胃。




無論是街邊小攤、餐廳甚至整個食品行業,都籠罩上了一層“科技與狠活”的陰影。

而這一切,顯然都已經不受辛吉飛的控制。

所以回到問題的本身,辛吉飛是在揭露真相,還是在販賣食品焦慮?

說實話,辛吉飛的視頻里,的確有很多明顯的認知錯誤和以偏概全。

比如長粒味精,算是飛哥視頻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科技”。

他每一條視頻都會強調:吃完小心倒沫子、頭發吃光光、會變噴射戰士。



事實上,稍有食品常識的都知道,吃長粒味精可能并不會讓人(像飛哥一樣)頭發掉光光。

1987年3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經宣布將味精列入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劑。

再比如焦糖色素,另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科技”,也只是再普通不過的調味品。

以及,同樣屬于食品添加劑行列的“明膠”,多以牛皮牛骨或豬皮為原料制成。

而商業化生產果膠的原料,主要是柑橘皮及蘋果皮,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

一味地抵制食品添加劑,無疑是一種矯枉過正。

但仔細想想,這背后的邏輯,又讓人不得不覺得難過——

既然添加劑是合法合規在市場上售賣的,為什么總是讓消費者談“劑”色變?

歸根究底,是大眾苦“食品安全問題”久矣。

焦慮的食客,總是憂心忡忡地認為,人類的食品成了化學試劑的試驗場。

有這樣的憂慮,不怪大眾多心。

畢竟,我們早已見證過太多太多刺破大眾底線的食品安全事件。

在辛吉飛沒有揭露之前,各種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的亂象,早已無孔不入。

從多年前的蘇丹紅雞蛋、瘦肉精豬肉,到后來的三聚氰胺牛奶、地溝油,再到前不久的鐘薛高“火燒不化”。




一些黑心商人,為了謀取更高的利潤,或者達到更好的效果,從而過度超標添加食品添加劑。

甚至是將一些本不應該添加到食品當中的化學試劑也加入進去。

前段時間,演員馮雷吐槽僅僅一瓶飲料,配料表竟然多達232種調料,其中還有辣椒、花椒、小茴香......




大眾看到這密密麻麻的成分表,難免疑惑——

這到底是在生產果汁,還是在企圖把果蔬批發市場,塞進消費者的肚子里?

又或者,這些添加劑勾兌出來的食物,值我們普遍認知中的價格嗎?

總是被蒙在鼓里買單的我們,好像連選擇吃與不吃添加劑的自由都沒有。

所以,讓“辛吉飛”閉嘴,美其名曰不再販賣食品焦慮,就可以讓我們吃得更放心了嗎?


答案,顯而易見。

因為真正讓大眾恐慌的,不是所謂的食品添加劑,而是放食品添加劑的人。

我們反對的,也不是食品添加劑。

而是部分商家的不誠信、以次充好的行為。




辛吉飛的爆紅,只是時代的必然,就算沒有他,也會有張三、李四、王五。

換句話說,問題的真正核心,在于到底該如何消解大眾對食品添加劑的焦慮和恐懼。

而在辛吉飛之前,有太多做著相似事情的人。

但他們中的很多人,要么已經沉寂,要么已經離去。

大家真的不知道便宜沒好貨嗎?知道。

大家真的不知道食品行業有內幕嗎?知道。

可由于難以辨別,或者迫于生活壓力,知道似乎并不能避免一次次被蒙在鼓里。

所以,辛吉飛的舉動才顯得尤為可貴。

對于經營者來說,“辛吉飛”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警示。

起碼那些不良商家在作惡的時候,會更收斂一些——不想被砸招牌,那就不要逾越食品安全的邊界。

對于普通人來說,“辛吉飛”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喚醒了民眾對食品安全的新一輪警惕。

越來越多人因此開始選擇配料更加健康的食品。

也讓我們重新審視那些可能使用了過量添加劑的食品,學會辨認隱藏在標簽背后的文字游戲。

如果沒有“辛吉飛”去試錯,我們或許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扒下食品安全的遮羞布。

而事實證明,被勇士扒下的遮羞布,不是那么輕易就能穿上的。

越來越多行業的“辛吉飛”,紛紛站出來揭露自己行業的內幕。

這些舉動背后,或許有踩著東風博取流量之嫌。

但至少,我們因此而開始正視和認清食品添加劑——

即,在合理范圍內的食品添加劑并非洪水猛獸。

只是,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們知道加進去了什么,以及加進去了多少。

在這種層面上來說,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辛吉飛”。

但仔細想一下,與其說我們需要“辛吉飛”。

不如說,我們需要有尊嚴,有自由,有知情權和選擇權。

我們需要,把人當人看。 她刊

監制 - 她姐

作者 - 可楽鍋

微博 - @她刊iiiher

原標題:《辛吉飛,打響食品安全「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