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新聞資訊  >  常見問題

氧氣的性質與安全使用

 所屬分類:常見問題    發布時間: 2022-10-18    瀏覽次數:815
  氧氣的性質與安全使用

  氧參與有機體內的各種代謝過程,是生命轟動鼻部可缺的元素之一。但是。正常人體制需要一定濃度的氧,氧的濃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人有害。氧的分壓過高會引起“氧中毒”。

  氧的理化性質

  1、氧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嗅無味的氣體,液化后呈藍色。

  2、氧的分子量為32.0,熔點(101.325Kpa)為-218.8℃,沸點(101.325kpa)為-183.0℃,液體密度(90.18k,101.325kpa)為1141kg/m3,氣體密度(0℃,101.325kpa)為1.4289kg/m3,臨界溫度為-118.6℃,臨界壓力為5043kpa。


  3、氧本身不燃燒,但能助燃。氧的化學性質活潑,能與多種元素化合發出光和熱,立即燃燒。當氧與易氧化物質反應產生的熱積蓄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自燃。當空氣中氧的濃度增加時火焰的溫度和火焰長度增加,可燃物的著火溫度下降。氧與氫的混合氣具有爆炸性。液氧和有機物及其它易燃物質共存時,特別是在高壓下,也具有爆炸的危險性。

  4、氧微溶于水、酒精等。

  毒性:

  氧是空氣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占正常空氣的21.0%,使一切動植物內的組成成分。氧參與有機體內的各種代謝過程,是生命轟動鼻部可缺的元素之一。但是。正常人體制需要一定濃度的氧,氧的濃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人有害。氧的分壓過高會引起“氧中毒”。

  在常壓下,氧的濃度超過40%時,就會發生氧中毒的可能性。人的氧中毒主要有兩種類型:

  1)肺部--主要發生在氧分壓為1-2個大氣壓,相當于吸入氧濃度40%-60%左右。開始時,胸骨后稍有不適感,伴輕咳,進而感到胸悶、胸骨后燒炙感和呼吸困難、咳嗽加劇。嚴重時可發生肺水腫、窒息。

  2)神經型--主要發生于氧分壓在3個大氣壓以上時,相當于吸入氧濃度80%以上。開始多出現口唇或面部肌肉抽動、面色蒼白、眩暈、心跳加速、虛脫,繼而出現全身強直性癲癇樣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